文革期间高考被“推荐上大学制度”取代
高考试卷没纸,暂停印毛选——邓小平20分钟决定恢复高考
高考从来都是一个严肃话题,可以说是改变命运的时刻。正在央视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用了四五集的篇幅,从国家层面、百姓层面、考生层面详细解读"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让经历过的"50后"观众集体泪奔。而在恢复高考的过程中,邓小平的一言拍板和直接干预,才推动并重新开启了关闭11年的高考大门。
那一年的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声称以往的招生 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
5天后,《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开始以更激烈的言辞来抨击高考制度,宣布要将它"扔进垃圾堆里去"。
高考终于成了被打倒的对象,全国高校停止招生。从1966年-1972年的6年间,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高等学校试点招收少量工农兵学 员外,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几近停滞。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
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但当时文革兴起,各地方政府职能陷于瘫痪,地方招生并 未能按时开展,在1966~1971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未能招生,空白了至少3年。1972年,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 生,这也是"工农兵学员"登上舞台的日子。
"工农兵"被推荐到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这种本末倒置的指导思想,使大学教育走上了严重的形式化、政治化。而在"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的指导思想下,所有教学都得照顾班上最差的同学,而推荐学员的最低文化要求仅仅是初小文化,也就是刚刚达到脱盲水平,许多大学为此不得不"大学变小学"。
关于白卷先生: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关于电影“决裂”
1975年诞生了一部电影《决裂》,讲述了一所农业大学(现为江西农业大学)实行教育改革、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故事,提出上大学不应该采取严格的入学规定,不能把工人农民排除在外。
想必大家还记得这首歌吧?郭兰英 吕文科演唱
恢复高考:20分钟邓小平一言拍板
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一开始,他便自告奋勇主管教育科技的工作,8月4日,在他提议召开了一个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座谈会请来了包括周培源、童第周、苏步青在内的40多位教育界专家和官员在人民大会堂畅谈教育。
8月5号上午的会上,武汉大学教授查全性先生发言。他讲得非常好,讲得很动情、很激动。他说,大学的招生工作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环节。从武汉大学五年招生的情况看,按照"十六字"方针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差悬殊,质量没有保证。广大群众包括大学生里的教师,对"十六字"方针非常不满。他们说,解放前上大学靠钱,"17年"上大学靠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现在上大学靠权。群众对一些党的干部利用特权招收自己子女非常气愤:"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因此"十六字"方针不推倒,招生质量得不到保证,"走后门"不正之风不刹住,党风不能端正,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不可能扭转。
查全性先生的发言,令举座哗然。大家感觉,这个问题提得好,切中要害,纷纷补充查先生的意见。
听完查全性的发言,邓小平表态:"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
教育部部长刘西尧说,今年恢复高考来不及了。招生工作会议已开过了。
邓小平说,今年就改,看准了的。不能等。重新召开一次招生会议就是了。他的表情很严肃。
查全性的讲话大约15分钟左右,包括邓小平插话表态,直到最后的拍板,整个过程也就是20分钟。可以说,恢复高考的决定,是小平同志主持的这次科教座谈会的压轴戏。这次座谈会就在高潮当中结束。
随后,8月13日开始,教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会,会期45天。由于"左"的思想还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因此,会议争论十分激烈。
会议的主要争论点,还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对此,焦急不已的邓小平在9月提出了他的招生标准:"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最后,马拉松会议终于在10月初得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这就是《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考试。
1977年,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
1977年高考还是由各省自行命题,沿用文革前文理分科的办法,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考虑到实际情况,有些考题相当简单,尤其是数学。
十年积压,使1977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一届高考,当时的报考人数是570万。这就给国家出了一个大难题,对于执行了几十年计划经济,资源严重匮乏的中国来说,如何解决如许考生参考的试卷纸张,竟然成了一个叫人头疼的大问题。问题最终反映到邓小平那里,邓当机立断,决定将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计划暂时搁置,调配相关纸张,先行印刷考生试卷。
最后高考结束,共录取考生27.297万人,录取比例为29:1。这个比例在80年初期逐步下降,从6:1,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3.5:1,直到现在的2:1。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惟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考试,570万考生,如果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共有1160万人。迄今为止,这是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
恢复高考,用“分数论”打破了“成分论”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它重新告诉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在此之前通行的原则是"唯成分论",红五类、黑五类,个人的前途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取决于你的父母、你的家庭背景。一个"不良"的家庭出身,就要注定你一生坎坷的命运。
恢复高考,用"分数论"打破了"成分论"。被现在很多人所诟病的"分数",在当年却正是被很多人推崇的标杆。因为它至少给大家一个相对公平的起点。虽然当年高考还需要政审,但很多"黑五类"仍然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当然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